噹噹~~來到紀錄QQ八個月的副食品之路囉
從一開始的米湯/十倍粥到現在吃綜合泥~吃得蠻順利的,量也一直在增加
反倒是...媽媽不知道要煮甚麼啦
所以,八個月的副食品還是持續尋找新食材,持續烹飪怪異的綜合蔬菜四倍粥
八個月的第一天,就用大賣場買的山藥來開始吧!!(後來才知道山藥也是高過敏原)
我特地切一小段~~但還是很大一段@@
山要蠻簡單的~就是去皮--切丁--放入四倍粥裡!!
為了怕QQ部接受山藥的黏稠感,還加上了容易出水的高麗菜
一方面中和山藥的新口味,一方面讓粥不會過於稠
這就是山藥高麗菜四倍粥啦~~
2015/11/24 (8M) 山藥高麗菜四倍粥也吃得很開心ㄟ~~
在菜市場看到"菜豆仔"~
我和老公都很喜歡小時候家裡煮的菜豆粥...所以QQ也要來試試
去頭去尾~~再把菜豆切成丁
原本想要用電鍋蒸的方式,後來還是選擇水煮
打成泥~~
唷~~淺綠色的菜豆泥~~
2015/11/25 (8M1D) 比我想像中的還願意吃^^
這一碗也很豐富ㄟ
白色--山藥高麗菜四倍粥
橘色--綜合蔬菜四倍粥(地瓜+花椰菜+蒜+番茄+馬鈴薯)
黃色--玉米筍泥
綠色--長菜豆泥
來來來~~大黃瓜出現了!!
大黃瓜削皮,對切去掉中間的籽(這次只用半條大黃瓜)
為了更快軟爛,所以切得比平常還要薄片
煮一下~看到半透明就可以打泥囉
水水的大黃瓜,好甜!!
2015/11/26 (8M2D) 大口大口吃,應該是太水了,就跟喝水一樣簡單!
唷~繼上次吃的鈞媽賣的豬肉泥後,這次來試試雞肉
媽媽是在全聯買的雞里肌肉~
幾乎是以瘦肉為主~沒甚麼油脂了~
切成雞肉小丁
水滾~下水一下就變色了
撈起來打成泥...感覺很乾,攪拌棒有點打不動
後來有加入一些開水,才打成這樣子
ㄟ...看起來&聞起來都不怎麼OK的雞肉泥@@
2015/11/29 (8M6D) 雞肉泥一樣放久有點腥味,所以第一餐還好(有點吞不下去),接下來都撇頭不太願意吃
週末出遊來去屏東多納~看到原住民賣的紅藜...趕緊買回來,因為在市區根本找不到@@
據說~紅藜超養生的唷!!
傳統稱為紅藜,於2008年12月正名為台灣藜,是台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,
植株生長強健、耐旱性極佳,而其中的穀粒被稱「料理界的紅寶石」
紅藜的營養成分:
礦物質含量方面,含鈣特別豐富,高達2,523 ppm,為稻米的42倍,燕麥的23倍;
此外,紅藜也含有重要的硒與鍺元素,並具有全部九種高量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,
例如離胺酸(lysine)、纈胺酸和組胺酸等,其離胺酸為稻米的5倍,
而離胺酸可幫助鈣質吸收,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幫助抗體、荷爾蒙及酵素的製造等[6]。
另外含有甜菜紅素(Betacyanins)、甜菜黃素(Betaxanthins)、黃酮類(Flavonoids)等抗氧化物。
紅藜也有很高的抗發炎效果。
[以上摘至 維基百科-紅藜]
賣給我們的原住民朋友說~他們家的紅藜是洗過的,可以直接跟米一起煮,不用再洗唷!
話說,紅藜真的小小一顆一顆的,如果要我自己洗,可能會全部從指縫中流掉吧@@
煮好蒸熟的紅藜飯
原住民朋友說~紅藜和米的的比例 1:10即可~所以加水的時候只要照正常煮飯的水比例即可
因為是紅藜五倍粥,我就沒有特別再打泥~
直接攪拌一下就放入製冰盒中囉!!
2015/11/30 (8M7D) 其實,紅藜飯沒有特別的味道~QQ也吃得很順~後來很多餐都直接加紅藜了!
白蘿蔔出現了~~因為也是比較寒性的...媽媽平常幾乎沒在吃@@
白蘿蔔能出現在我們家也算特別的了
根莖類很簡單~就是削皮,去頭...切塊
白蘿蔔蒸熟變成半透明的,而且超多汁的!!!
打成白蘿蔔泥~~
白蘿蔔泥多汁~跟大黃瓜一樣超水的
2015/12/1 (8M8D) 白蘿蔔泥沒有特別的感覺,到是可以稀釋太黏稠的粥...><
這時候的副食品~~
左邊小塊的--雞肉泥
下方大快一點一點的--紅藜粥
右邊--白蘿蔔泥
上面--綜合蔬菜泥(洋蔥+白花椰+高麗菜)
來試看看魚肉吧!!!
媽媽愛去Costco買台灣鯛...超方便的啦
把魚肉稍微切塊(其實不切也沒關係)
上面放上薑~去腥味...
蒸熟後的魚肉就變成這樣啦
切塊是方便讓我放入攪拌的方法~
打起來也是很乾ㄟ,所以後來有加入一些蒸魚的魚湯...
話說,魚肉的腥味更重!
2015/12/4 (8M11D) 魚肉腥味重,吃過一兩餐後,剩下冷凍再解凍的QQ幾乎都不愛!
這時候的晚餐長這樣...
魚肉雖然只佔一小部分,但是味道太濃郁~所以都要搭配其他好吃的蔬菜四倍粥來蓋過腥味
筊白筍~~基本上也不從出現在我的餐桌上@@
唯一會吃,大概就是烤肉的時候吧!
我真不知道怎麼料理筊白筍?!
反正先洗了再說
原本以為已經把外面粗粗的殼剝完了,切小段後才發現還是有粗殼
入滾水~直接燙熟
燙熟後的筊白筍,我又發現有粗殼(其實是媽媽自己牙齒不好@@)
於是,一剝再剝的狀況下...就只剩下這麼一點點了
筊白筍還蠻好打成泥的...
但是好幾大根筊白筍最後只剩下這幾塊冰磚~媽媽有點失落...
有準備一跟完整燙熟的筊白筍讓QQ直接啃
通常,是爸爸媽媽吃晚餐的時間,會讓她隨意啃啃蔬菜條
2015/12/7 (8M14D) 沒想到川燙後的筊白筍有淡淡甜味,QQ還蠻喜歡的~
媽媽的晚餐是自己煮關廟麵~分了一些給QQ
這是她第一次看到麵條~
很沒有吃麵的天分@@只是用手把麵條捏斷
這天~來吃波菜吻仔魚粥
在菜市場買到新鮮的吻仔魚~有點半透明的...不是市售白白煮好的唷!
新鮮的吻仔魚只要用水稍為蔥洗過就可以煮了
先把吻仔魚跟白米一起放入電鍋蒸
那個蒜頭...幾乎餐餐都會出現~
波菜則是另外川燙
等吻仔魚飯好了,再放上川燙好的波菜
用調理棒稍微打一下
一不小心打太久...變成波菜吻仔魚泥了@@
2015/12/9 (8M16D) 有之前肉類的經驗,這次沒有煮太多,所以可以在兩天內分食完~QQ也很捧場
又是個水分多多的蔬菜--冬瓜
削皮,去籽~切段
蒸熟的瓜類都會呈現這樣半透明的模樣...感覺一抿就化開了
還是出現調理棒了
看吧~~又是多汁的食物泥...分了兩盒才裝完@@
2015/12/13 (8M20D) 瓜類的接受度都很高...太水啦~~
去菜市場特地請魚販切一小塊鱈魚
一樣,只放上薑片就入電鍋蒸
蒸熟後再把魚刺挑掉
當天,就直接取1/4的鱈魚肉放入蒸熟的午餐中
這次的魚肉就直接吃了,沒打泥~
其餘剩下的也分三餐吃完
2015/12/18 (8M25D) 新鮮蒸的魚馬上吃沒甚麼腥味,而且因為鱈魚肉質綿密,不用打泥也能吃~~
PS:當天還有煮皇帝豆...居然找不到照片@@
冬天到了!我們家太常吃火鍋了
於是洗了一大把茼蒿,分一些煮成副食品
不過,因為分給QQ的量沒有太多,所以連同地瓜粥一起打
2015/12/21 (8M28D) 對於葉菜類的部分,QQ的接受度比我想像中的好~(是的...其實媽媽也沒愛茼蒿)
冬天,也是甜柿的季節...
台灣的水果真的是太好吃了...只吃了一口,我想QQ應該愛上甜柿了!!
八個月的副食品之路,與其說是給QQ嚐試,不如說是媽媽的挑戰
一方面要一直找出沒吃過的食材,一方面很多都是媽媽自己不愛吃的@@
一餐的種類慢慢豐富,連帶的粥底也都是四倍粥...攪拌棒也沒使用太久,是為了留下一些口感
目前,一天一共三餐的副食品--早上/午餐約200ml ,晚餐比較多約250ml
白天,會將水果切塊讓她自己啃--芭樂,蘋果,香蕉是最常見的
晚餐時刻,會拿些水煮青菜讓她打發時間
有時後外出用餐也會吃讓她吃一點我們的白米飯!!
感覺,她還蠻愛有口感的食物~但是啃歸啃,吞下去又是另一回事了...